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黄帝赐姓氏

整理:兰草


  《史记》载,黄帝有25子,得姓者14人。那么,其余11个儿子为什么没有姓呢?
  相传,黄帝统一了三大部落后,政治、经济、生产一切都逐步走向正规轨道。就是对人没有一个记号可叫,经常出现了哪个人头发长,就叫“长头发”,谁的皮肤黑,就叫“黑脸”,有人腿长,就叫“长腿”。对女人也是这样,谁皮肤白,就叫“白脸女子”,谁乳房大,就叫“大奶头”,谁屁股大,就叫“大尻子”如此等等。仓颉为此事曾多次建议黄帝,不能这样对人乱叫。黄帝也觉得这样叫法不雅,召来风后、常先、大鸿、仓颉等大臣一起商议。先是仓颉说:“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号,或者固定取个名字,这样叫起来顺口,听起来顺耳。”风后说:“谁在哪里居住就叫什么名字。”常先、大鸿说:“谁干什么活就叫什么名字。”黄帝听了大家的意见,认为都不妥当。他说:“先得有个姓,然后再取名。比如炎帝长在姜水河畔就姓姜。我原先姓公孙,长在姬水河畔,改姓姬。对于广大群民的姓氏,最好由他们定。”风后和仓颉想了半天说:“姓氏应该由黄帝赐给,如果由群民自己定,那就乱套了。天下必然出现重名重姓,干了坏事也一时弄不清哪个姓、哪个名、哪个人。假如有一个姓姬名利的人干了坏事,另一个姓姬名利的人就要受牵连,第三个姓姬名利的人更逃不脱。如果三个同姓同名的人都不讲实话,案件就无法判断,很可能冤枉好人。”仓颉一席话说得黄帝沉思了半天,觉得很有道理。最后就正式规定,凡天下群民姓氏都由黄帝赐给,叫什么名字都由个人定。比如王亥驯兽有功,黄帝赐给王亥手下人姓氏有:牛、羊、马、鹿、熊;九成捕鱼有方,赐给九成手下人姓氏有:鱼、江、池、澹;田井务农打粮多,赐给田井手下人姓氏有:米、麦、谷、豆;管理钱财账目的赐给姓氏“钱”。还有万、千、百、伍、陆作姓氏的。植物作姓氏的有杨、柳、桑、梅、李、柏。以建筑物作姓氏的有:宫、房、门、楼、方。以颜色作姓氏的有红、黄、蓝、白、黑。以天干地支作姓氏有甲、申、戌、支、巳。以武器作姓氏的有刀、枪、巴、戈。以方位作姓氏的有东、西、南、北。还有不知源渊的姓氏有卜、滑、匡、游、冷、公、开、养、上、印、全、弓、农、乜、车。还有少见和罕见的姓氏有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俄、揭、奇、计、回等。
  历史进入阶级社会,姓氏就开始分化了。据说,秦统一六国后,张王二姓越来越多,张姓发展到万户以上,王姓发展到六千户以上,引起当时统治者警惕。他们担心张王姓联合起来颠覆政权,准备采取措施镇压。谁知,消息走漏。有一位名叫张明事的人,灵机一动,立即把“张”姓作了音同字不同分解,把“弓长张”改为“立早章”,张姓一下子就减少了一半之多。王姓也在王字边加了三滴水,王姓就出现了“汪”姓。解除了当时统治者对“张王”二姓的疑虑。从此,中国姓氏又出现了很多音同字不同,如姬吉、袁原、鱼余、姜江、巩孔、郝霍、程成、许徐、魏韦等。
  汉武帝当年诛杀司马迁家族时,地掘三尺,户灭九族。当时姓司马的人都纷纷逃散,唯有一个姓司马的村庄没来得及逃跑,被官兵团团围住,眼看就要动刀杀人,突然人群里站立起一个人,他把手指咬破,用鲜血在自己的白布衫上写下“同冯”二字,双手高高举起,大声向官兵呐喊:“我们不是司马家族!我们全村人一半姓同,一半人姓冯,请官兵不要随便错杀无辜。”被围困的人一下子都醒悟过来,悄悄给司字左边加一杠,给马家头上添了两点,纷纷写出自己姓名。人群里立即出现了“同冯报姓”。有人高喊:“我姓同!”有的叫喊:“我姓冯。”有人还说:“我们村里人老儿辈都是姓同和姓冯的,姓司马的人早都跑光了,难道你们还要杀姓同姓冯的人吗?”官兵被问得一时回答不上来,采取逐人询问,结果没有一个姓司马的。于是全村人才都幸存下来。据说,司马迁故乡陕西韩城县现在凡是姓同姓冯的人,原来都是姓司马。“同冯报姓”起源最早就从这时开始,后人才演变成“通风报信”。所以,中国人的姓氏,从黄帝时期开始至今,都有一定的源渊。尽管现代人对姓氏看得没那么重要,以为姓氏只不过是个代号而已,但每个中国人却轻易不改姓换名。
  现在我国姓氏由黄帝时代14姓,发展到今天已有6千多个姓氏。其中李姓在全国占1亿人以上。追究源渊,他们都是黄帝的后裔。
  整 理:兰 草
  流传地区:陕西黄陵
  

黄陵文典.黄帝故事卷/高院艾主编.—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,2008

您是第 位访客!